找到相关内容2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浅谈持名念佛及现实意义

    宗,以“信愿持名”为力用,谈持名念佛的重要性。  经云:“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彼国”,那什么是多善根呢?有二种不同的观点:  一、单单念佛,就是少善根,不能往生;念佛再加上种种的善福修行回向,才是多...

    释觉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15963624.html
  • 戒律与日常生活的关系

      五戒为人本,十善福之根。因此,我们不仅要诸恶莫作,而且众善奉行,积极行善。在上次禅茶会上,理事长已在《十善业道经》中与大家就十善业做了详尽分享,我就不再赘述了。   四、受戒时的注意事项  ...

    张爱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55782168.html
  • 观音菩萨拯救“癌症”垂危病人的奇迹(冯冯)

    贫穷孤苦之人吧!人的价值不是在于获得多少,而是在于布施多少1请信任佛陀和观音菩萨吧!你的布施善举会种下善因,使你将来得到善福,即使你这一生的身体疾病不幸不治,你也会得到观音菩萨的接引而不再痛苦,也会...

    冯冯

    |观音|感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1/1900557694.html
  • 室利笈多

    前仆后继地,※※吧吧地,于滑溜溜的污水地上,跌成一团。因此,聚底色迦的下人们,便笑开了,并仿照晡※□所作恶愿的形式,以偈语讽刺他们说:「正是开关抽出时,及以秽缸倾水时,打破其头流血时,此时善福还无报。」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7234016369.html
  • 宋元善恶报应信仰之发展及其对戏曲的影响

    则赐不足罪;无常情,则赐寿夭罪;……无善福,则赐恶报罪;无三孝,则赐十恶罪;无明见,则赐幽冥罪;无真禧,则赐身堕罪;无真常,则赐荣枯罪;无厌世,则赐万浊罪;无炼形,则赐贩骨罪;无悟真,则赐迷伪罪;无爱善...

    戴 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62970344.html
  • 佛法导言

    在家者随其出处之地位,修己利人,行菩萨道。要之,在家当自行教人兴崇十善福,出家当自行教人修证二空慧,壹以真觉大悲为本,则此皆是大乘之方便行门也。──是谓略说大乘要义。   四、小乘与大乘之关系   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4339551.html
  • 景教与佛教关系之初探

    得善缘,死后进入天堂,作恶者,结恶缘,只能堕入地狱,不得救赎。所以,“众生先须想自身果报。天尊受许辛苦,始立众生,众生理(离)佛不远,立人身自专,善有善福,恶有恶缘。”(同上)看来,译经者在义理的解释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45262222.html
  • 从弥勒下生谈佛教的入世

    净土,同在娑婆,且在欲界。此变化净土在同处同界故,与此界众生特有亲切接近之殊胜,故他方净土泛摄十方有情,而此则专化此土欲界众生也。第三,弥勒净土是由人上生,故其上生,是由人修习十善福得成办,即是使人类...

    韩 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1764102.html
  • 冥报记(文白对照)

    他死了之后,有人带他去见阎罗王。冥君问他,生前有作那些福业?文若回答说,生前他念金刚经。冥君很赞叹,说:“善哉,修这种福最第一。不过你虽修了善福,还是要带你去你要受罪的地方。”   冥君就叫一个人带...

    (唐)吏部尚书/唐临/撰 凡夫/白话译

    |因果|轮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13143117711.html
  • 妙祥法师:在家与出家

    ,最起码佛说的一子出家,九祖升天,我这现在心里有数了。我有数,因为佛不妄语。是不是?一子出家,给父母就买了一个保证书。所以说这可都是不可思议的事。   他说“善福中以孝敬父母为首&...

    妙祥法师

    在家|出家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0/20302918409.html